




伊米苷酶(Cerezyme),一种用于治疗1型戈谢病的药物,自1994年在美国上市以来,已经成为全球罕见病治疗领域的标志性产品。2008年底,经过多年的努力,伊米苷酶终于在中国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进口批件,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为中国的戈谢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伊米苷酶是由赛诺菲公司研发的一种人类细胞内的糖蛋白酶-葡糖脑苷脂酶的类似物,属于单体糖蛋白。该药物通过替代疗法,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减轻或逆转戈谢病的症状。1994年,伊米苷酶首次在美国获得上市批准,随后在1997年获得欧洲的上市许可。这些国际上的成功为伊米苷酶在中国的上市奠定了基础。
2008年底,伊米苷酶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的进口批件,成为目前中国唯一用于治疗戈谢氏病的有效药物。然而,高昂的治疗费用一度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为了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自2015年起,多个省市将伊米苷酶纳入地方医保报销范畴,包括上海、沈阳、盘锦、昆明、三明、青岛、宁夏、浙江和山西等地。这不仅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也为患者提供了实质性的经济支持。
根据最新数据,伊米苷酶在国内的售价约为每瓶1200美元。虽然这一价格仍然较高,但随着医保政策的逐步落实,患者的自付费用大大减少。例如,思而赞(400单位)在上海的医保报销比例高达70%,这意味着患者只需支付约360美元即可获得一瓶药物。此外,一些慈善机构和患者组织也在积极推动药物援助计划,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在开始使用伊米苷酶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和肾功能检查,以评估身体状况是否适合使用该药物。此外,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和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伊米苷酶为注射用冻干粉,需要在医院或诊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静脉注射。初始剂量通常为每公斤体重20单位,每周一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医生会逐步调整剂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伊米苷酶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头痛、恶心、皮疹等。大多数不良反应是轻微的,可以通过对症处理得到缓解。然而,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与医生保持沟通。
在使用伊米苷酶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饮食方面,应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运动方面,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改善身体状况,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此外,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理疏导,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对疾病的康复也有重要意义。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