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格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选择性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自2017年在美国上市以来,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逐渐成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布格替尼的上市时间和价格表,希望能为需要的患者提供参考。
布格替尼首次获批是在2017年4月28日,当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其用于治疗对克唑替尼不耐受或用药后疾病进展的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此后,布格替尼在全球范围内陆续获得批准,进入了多个市场。
2022年3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布格替尼(商品名:安伯瑞)上市,单药适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年8月15日,武田中国宣布布格替尼正式在中国上市,标志着这款创新药物在中国市场的全面推广。
布格替尼的价格因地区和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几个主要来源的价格信息: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比较高。布格替尼的开发旨在为这部分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根据ALTA-1L试验结果,布格替尼在初治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现尤为突出,颅内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8%。
布格替尼在多个临床试验中均表现出优异的疗效。例如,在一项针对未经治疗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中,布格替尼相比克唑替尼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并且在颅内转移灶的控制方面也显示出明显优势。这些数据为布格替尼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实际应用中,许多患者在使用布格替尼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例如,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确诊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经过多次化疗效果不佳,改用布格替尼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这充分证明了布格替尼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开始使用布格替尼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体检和基因检测,以确认是否适合使用该药物。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在用药前应详细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在用药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药物的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疲劳等,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此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减少对药物效果的干扰。
除了按时服药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饮食均衡,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保持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家人和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布格替尼作为一种高效的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了解其上市时间和价格表,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好地做出治疗决策,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创新药物问世,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