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2年4月13日,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正式上市以来,这款广谱抗癌药物已经在中国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拉罗替尼不仅对多种肿瘤类型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还因其独特的机制和广泛的适用性而备受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拉罗替尼的上市情况及其用药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创新药物。
2022年4月13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了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在中国上市。这一批准标志着中国实体瘤患者迎来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拉罗替尼主要适用于携带NTRK基因融合的实体瘤成人和儿童患者,无论其肿瘤的原发部位如何。
拉罗替尼已经纳入中国医保报销范围,这意味着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报销部分费用,减轻经济负担。具体报销比例和条件可能因地区而异,患者在购买前应咨询当地医保部门了解详细政策。
拉罗替尼在中国的购买渠道较为便捷。患者可以在医院药房或正规药店购买到该药物。医院药房通常与药品供应商有紧密合作,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药品并确保其真实性和安全性。药店方面,患者也应选择信誉良好的正规药店购买,以避免假冒伪劣产品。
拉罗替尼的价格因剂型和规格不同而有所差异。目前市面上主要有胶囊剂和口服溶液两种剂型。胶囊剂规格为100mg*30粒,价格约为206美元至549美元一盒。具体价格可能因销售渠道和促销活动有所不同,建议患者在购买前咨询药师或医生。
拉罗替尼的剂量调整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不应自行调整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引发不良反应。
拉罗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贫血、肌肉骨骼疼痛、疲劳、低白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碱性磷酸酶升高、咳嗽、白细胞减少症、便秘、腹泻、头晕、低钙血症、恶心、呕吐、发热、淋巴细胞减少症和腹痛。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拉罗替尼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睡眠障碍。患者和护理人员应了解这些风险,如果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建议患者不要驾驶或操作危险机械。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或永久停用拉罗替尼。如需恢复用药,应调整剂量。
据报道,使用拉罗替尼后可能加重患者的骨折风险。患者应定期评估潜在的骨折迹象或症状,如疼痛、活动度改变、畸形等。目前尚无关于拉罗替尼对已知骨折愈合或未来骨折风险影响的数据,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特别注意骨骼健康。
在治疗的第一个月,每两周监测一次肝脏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此后根据临床指征每月监测一次。如果出现肝毒性反应,医生会根据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用拉罗替尼。如需恢复用药,应调整剂量。
通过详细了解拉罗替尼在中国的上市情况及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创新药物进行治疗。希望本文能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有用的信息,助力患者的康复之路。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