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该药物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中国,芦曲泊帕于2023年6月27日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正式在国内上市。
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是由日本盐野义公司研发的一种口服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它通过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促进内源性血小板生成,从而有效提升慢性肝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2015年12月1日,芦曲泊帕在日本首次上市,随后于2018年7月31日在美国获得FDA的批准。2019年6月,盐野义与亿腾医药达成合作,将芦曲泊帕引入中国市场。
2023年6月27日,芦曲泊帕在中国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正式在国内上市。这一消息对于慢性肝病患者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尤其是在需要手术或诊断性操作时,血小板减少症常常成为手术风险的重要因素。芦曲泊帕的上市,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此外,芦曲泊帕已纳入中国医保报销范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根据市场信息,芦曲泊帕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价格大约在1000美元到1800美元之间,一个疗程的费用可能在1000美元到2000美元之间。纳入医保后,患者的实际支付费用将显著减少。
芦曲泊帕适用于计划接受手术(含诊断性操作)的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这类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常常伴随血小板减少,增加了手术风险。芦曲泊帕的使用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然而,慢性肝病患者不应通过服用芦曲泊帕来恢复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该药物的主要目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如手术前)提升血小板水平,而不是长期维持正常血小板计数。
芦曲泊帕的推荐剂量为每次3毫克,每日一次,连续服用7天。患者可以在餐前或餐后服用,不受饮食影响。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建议患者在手术前8-14天开始服用芦曲泊帕,并在最后一次服药后的2-8天内进行手术。
如果患者在服药期间忘记了一次剂量,应尽快补服,然后继续按原计划服药。但在下一次预定服药时间接近时,应跳过漏服的剂量,不可在下次服药时加倍服用。
在开始芦曲泊帕治疗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其他相关指标。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手术前两天内,医生会再次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确保药物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患者在使用芦曲泊帕期间,应定期回访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芦曲泊帕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发生率约为3%。其他较少见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恶心、腹泻、疲劳等。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至中度,通常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剧烈头痛、持续恶心或其他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芦曲泊帕。
芦曲泊帕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特别是那些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因此,在使用芦曲泊帕之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维生素和草药补充剂。
医生会评估这些药物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目前尚无足够的临床数据支持芦曲泊帕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中的安全性。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芦曲泊帕时应谨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怀孕,应立即告知医生。
医生会权衡用药的风险与收益,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芦曲泊帕。对于哺乳期妇女,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哺乳,直到完成治疗周期。
芦曲泊帕的上市为慢性肝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在需要手术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升血小板计数,降低手术风险。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并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确保药物效果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