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舒替尼(Bosutinib),也称为依尼舒,是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博舒替尼于2012年9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此后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渐投入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博舒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博舒替尼通过抑制Bcr-Abl和Src家族酪氨酸激酶,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Bcr-Abl是由Ph染色体引起的融合基因,存在于大多数CML患者的细胞中,是CML发病的关键驱动因素。博舒替尼通过靶向这一关键酶,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博舒替尼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期(CP)、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的Ph+ CML患者。对于新诊断的CP-Ph+CML患者,推荐剂量为400mg,每日一次,随餐服用。对于既往治疗有耐药性或不耐受性的CP、AP或BP Ph+CML成年患者,推荐剂量为500mg,每日一次,随餐服用。博舒替尼的疗效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博舒替尼适用于治疗慢性期(CP)、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的Ph+ CML患者。对于新诊断的CP-Ph+CML患者,博舒替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反应。对于既往治疗有耐药性或不耐受性的CP、AP或BP Ph+CML成年患者,博舒替尼同样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博舒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随餐服用,整片吞下药片。不要切割、压碎、打碎或咀嚼药片。继续使用博舒替尼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对治疗不耐受。对于无法吞下整粒胶囊的患者,可以打开胶囊,将里面的内容物与苹果酱或酸奶混合,但不能作为饭的代替品。如果错过剂量超过12小时,患者应跳过该剂量,在第二天服用常规剂量即可。
成人和儿童CML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包括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皮疹、疲劳、肝功能障碍、头痛、发热、食欲下降、呼吸道感染和便秘。常见的实验室异常(≥20%)包括肌酐升高、血红蛋白降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ALT升高、钙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AST升高、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葡萄糖升高、磷降低、尿酸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脂肪酶升高、肌酸激酶升高、淀粉酶升高。
在使用博舒替尼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使用博舒替尼的过程中,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学、肝功能和心脏功能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或停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