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保宁(Vigabatrin),又称氨己烯酸片,是一种用于治疗难治性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和婴儿痉挛的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喜保宁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药物。
喜保宁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大脑中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这种机制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尤其适用于那些对其他抗癫痫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
喜保宁适用于2岁及以上患有难治性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的成人和儿童患者的辅助治疗。此外,它还被用于治疗1个月至2岁儿童患者的婴儿痉挛症。在这些情况下,治疗的潜在益处通常大于视力丧失的风险。
喜保宁的用法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具体病情来确定。以下是常见的给药方案:
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患者不应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喜保宁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在使用喜保宁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联系医生。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相关数据显示,孕妇使用喜保宁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孕妇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喜保宁可能会通过母乳喂养对婴儿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不建议哺乳期女性在服用喜保宁期间进行母乳喂养。
喜保宁作为2至16岁儿童患者难治性复杂部分神经系统疾病发作的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确认。对于1个月至2岁的婴儿痉挛症,喜保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确定。然而,2岁以下儿童难治性复杂部分性神经系统疾病发作的辅助治疗和1个月以下儿童婴儿痉挛的单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建议用药遵循医嘱。
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老年患者肾功能下降明显,建议老年患者遵医嘱用药,用药期间监测肾功能。
对于2岁及以上的儿童患者以及患有轻度、中度和重度肾功能损害的成人,有必要调整用药剂量,如开始使用较低剂量进行治疗。
喜保宁可能会适度增加氯硝西泮的血药浓度,从而导致氯硝西泮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增加。喜保宁与苯巴比妥或丙戊酸钠之间无临床显著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卡马西平、扑米酮和丙戊酸钠可能对氨甲喋呤的血药浓度没有影响。喜保宁不影响类固醇口服避孕药的疗效。
喜保宁会降低90%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浆活性,在一些患者身上,这些酶变得无法检测。喜保宁对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的抑制,可能会阻碍使用这些标记物来检测早期肝损伤。喜保宁可能会增加尿液中氨基酸的含量,因此可能会导致某些罕见的遗传代谢疾病的检测结果呈假阳性。
通过以上详细说明,希望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喜保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