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纤苷(Defibrotide)是一种具有抗血栓及促进纤溶作用的单链寡核苷酸混合物。201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在特殊情况下向去纤苷授予上市许可,用于治疗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的患者的严重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去纤苷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包括增强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凝块的酶活性、上调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凝血酶调节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表达。这些作用使其成为治疗微血管损伤性疾病的重要药物。
去纤苷的主要作用在于其抗血栓和促纤溶特性。在体外实验中,去纤苷能够增强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凝块的活性,从而加速血栓的溶解。此外,它还能增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表达,进一步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得去纤苷在治疗血栓性疾病方面表现出色。
去纤苷还通过稳定并保护内皮细胞,抑制血栓形成。内皮细胞的损伤是许多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而去纤苷能够修复受损的内皮细胞,减少炎症反应,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这种保护作用使得去纤苷在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病等微血管损伤性疾病时更加有效。
去纤苷还具有改善凝血功能障碍的作用。通过上调凝血酶调节蛋白的表达,去纤苷能够平衡血液中的凝血和抗凝系统,减少过度凝血导致的组织损伤。这一特性使其在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病等疾病时,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使用去纤苷之前,医生需要确认患者没有出现临床上严重的出血现象,并且在使用不超过一种血管加压药的情况下血流动力学稳定。此外,去纤苷必须在输注前稀释,并使用配备0.2μm在线过滤器的输液器输注稀释后的溶液。输注过程中,应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静脉给药管。
在使用去纤苷期间,患者需要定期监测是否有出血迹象。如果患者出现出血,应立即停用去纤苷,治疗潜在病因,并提供支持性护理,直至出血停止。同时,应避免与全身抗凝或纤溶治疗同时使用,以减少出血风险。
孕妇使用去纤苷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哺乳期女性在使用去纤苷治疗期间不建议母乳喂养,因为药物可能导致婴儿出血。儿科患者和老年患者在使用去纤苷时也应谨慎,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去纤苷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血栓和促纤溶药物,在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病等微血管损伤性疾病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通过合理使用和严格监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