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米司亭(Romiplostim)是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这种药物通过重组DNA技术在大肠杆菌中生产,其氨基酸序列与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不相似,但仍能有效促进骨髓产生血小板。本文将详细介绍罗米司亭的适应症、用法与用量、临床研究等信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该药物。
罗米司亭的商品名为Nplate,中文名为罗米司亭。该药物有三种规格:125微克、250微克和500微克,均为无菌、冻干、固体白色粉末,装在单剂量小瓶中。罗米司亭于2008年8月在美国首次获批上市。
罗米司亭主要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1岁及以上)的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这种疾病会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增加出血的风险。罗米司亭通过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血小板水平。
罗米司亭是一种重组Fc融合蛋白,它通过模拟血小板生成素(TPO)的作用,促进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分化和成熟,从而增加血小板的生成。这种机制使得罗米司亭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风险。
罗米司亭不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还在一些其他血液疾病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罗米司亭的初始剂量通常为1微克/千克体重,每周一次皮下注射。根据患者的血小板反应,剂量可以逐渐调整,最高可达到10微克/千克体重。具体的剂量调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罗米司亭在使用前需要稀释。每瓶罗米司亭需用1毫升无菌注射用水溶解,溶解后的溶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稀释后的溶液应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如有沉淀或浑浊,不得使用。注射时,应选择腹部、大腿或上臂的皮肤进行皮下注射。
罗米司亭应储存在2°C至8°C的冰箱中,避免冻结。未开封的小瓶可在室温下(不超过25°C)保存最多24小时。已稀释的溶液应立即使用,或在2°C至8°C的冰箱中保存不超过24小时。
遵循正确的存储条件和注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罗米司亭的疗效和安全性。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疲劳和恶心。在使用罗米司亭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其他血液指标,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或血栓形成,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通过合理的用药和密切的监测,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地使用罗米司亭,有效控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