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布立酶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具有高危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急性高尿酸血症,特别是由化疗引起的高尿酸血症。作为一种重组尿酸氧化酶,拉布立酶通过催化尿酸氧化为水溶性更强的尿囊素,促进其从肾脏排泄,从而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拉布立酶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拉布立酶的主要功能是迅速降低血清尿酸水平。2001年,Goldman等人首次报道了拉布立酶的多中心、开放性、II期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拉布立酶在治疗有高危肿瘤溶解综合征(TLS)风险的儿童进展期NHL及ALL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在降低尿酸水平方面优于传统的别嘌醇。
拉布立酶在2015年1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Zurampic,并在2016年2月获得欧盟批准上市。该药物不仅适用于成人患者,也广泛用于儿童患者,特别是在接受化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拉布立酶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尿酸血症,减少因高尿酸导致的并发症,如肾功能损害和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
拉布立酶与别嘌醇或苯布曲明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降尿酸效果,减少痛风发作次数和关节损害。这种联合用药方案为痛风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尤其是那些对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耐受的患者。
拉布立酶仅以静脉输注方式给药。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计算出的重组拉布立酶溶液注射到含有适当体积的0.9%无菌氯化钠的输注袋中,使最终总容积为50毫升。在输注拉布立酶前后,通过单独的管线或冲洗管线注入至少15毫升生理盐水,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在输注重组的拉布立酶药品时不要使用过滤器。重组或稀释后的溶液应保存在2°C至8°C的环境中,且在重组后24小时内使用完毕。
拉布立酶与抗癌治疗同时使用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包括呕吐、恶心、发热、外周水肿、焦虑、头痛、腹痛、便秘、腹泻、低磷血症、咽部疼痛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拉布立酶可引起严重和致命的过敏反应,包括过敏反应。约有不到1%的患者报告了过敏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发生在治疗期间的任何时间,包括第一次给药。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支气管痉挛、胸痛和胸闷、呼吸困难、缺氧、低血压、休克和荨麻疹。对于任何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临床证据的患者,需立即并永久停用拉布立酶。
拉布立酶作为一种高效降尿酸药物,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药途径和剂量,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