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戈非尼(Regorafenib)是一种新型口服多激酶抑制剂,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2012年9月27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瑞戈非尼上市,主要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和胃肠间质瘤。作为一种多靶点的抗癌药,瑞戈非尼通过抑制多种激酶的活性,干扰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本文将详细介绍瑞戈非尼的剂型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瑞戈非尼的剂型为口服片剂,通常以40mg的规格出现。每片药包含40mg的活性成分瑞戈非尼,辅料包括乳糖一水合物、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和欧巴代Y-1-7000白色薄膜包衣。这种剂型便于患者服用,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瑞戈非尼的标准剂量为160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21天,之后停药7天,28天为一个周期。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每次减少40mg,最低推荐剂量为80mg。患者应在每天同一时间服用瑞戈非尼,最好是在餐后30分钟内服用,以提高吸收效果。
瑞戈非尼片剂应储存在室温下(15-30°C),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未开封的包装应保持密封,以防药物变质。如果患者需要长期储存瑞戈非尼,建议将其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保证用药安全。
在临床试验中,接受瑞戈非尼治疗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开始接受瑞戈非尼治疗前,患者应进行肝功能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胆红素。在治疗的前两个月内,至少每两周监测一次肝功能,之后每月监测一次或根据临床需要更频繁地监测。如果肝功能指标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上,应暂停用药,直至肝功能恢复正常。
使用瑞戈非尼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对于出现3级或4级感染的患者,应立即停用瑞戈非尼。一旦感染消退,可根据医生的建议重新开始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已知的感染源。
瑞戈非尼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患者应永久停用瑞戈非尼。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应更频繁地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以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减少出血的风险。
部分患者在使用瑞戈非尼后可能出现胃肠道穿孔或瘘管。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瑞戈非尼可能导致皮肤毒性,表现为皮疹、手足综合征等。根据皮肤毒性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性,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瑞戈非尼。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在临床试验中,部分患者出现了高血压危象的表现。因此,在开始使用瑞戈非尼前,应确保患者的血压得到充分控制。在治疗的前6周内,每周监测一次血压,之后每个周期监测一次或根据临床需要更频繁地监测。对于出现严重或无法控制的高血压的患者,应暂时或永久停用瑞戈非尼。
瑞戈非尼作为一种多靶点的抗癌药,在治疗结直肠癌和胃肠间质瘤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多种潜在的不良反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