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帕塞替尼(Capivasertib)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定基因异常的乳腺癌的口服癌症药物。它通过阻断癌细胞的生长途径,延缓癌症进展。然而,在使用卡帕塞替尼时,需要注意其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卡帕塞替尼主要通过肝脏中的CYP3A酶代谢。因此,与强效CYP3A抑制剂(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利托那韦等)合用时,可能会显著增加卡帕塞替尼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医生可能会建议减少卡帕塞替尼的剂量或选择其他替代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无法避免使用强效CYP3A抑制剂,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中度CYP3A抑制剂(如红霉素、氟康唑、维拉帕米等)同样会影响卡帕塞替尼的代谢,但影响程度较弱。即使如此,医生仍可能建议减少卡帕塞替尼的剂量,以防止潜在的不良反应。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血糖水平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强效和中度CYP3A诱导剂(如利福平、圣约翰草、卡马西平等)会加速卡帕塞替尼的代谢,导致其血药浓度下降,从而减弱疗效。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增加卡帕塞替尼的剂量或选择其他治疗方案。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卡帕塞替尼在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的使用需谨慎,因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更高的药物暴露风险。在开始治疗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卡帕塞替尼,以防止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
卡帕塞替尼可能导致高血糖,尤其是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患者在使用卡帕塞替尼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果出现高血糖的症状,如口渴、多尿、体重减轻等,应及时就医。
腹泻是卡帕塞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患者在使用卡帕塞替尼期间,应密切关注腹泻的情况,并在出现症状时及时补充水分。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止泻药物,并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调整卡帕塞替尼的剂量。在严重腹泻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暂停或停止使用卡帕塞替尼。
卡帕塞替尼可能导致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如多形性红斑、手掌-足底红肿等。患者在使用卡帕塞替尼期间,应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并在出现任何异常时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并根据严重程度调整卡帕塞替尼的剂量或停止使用。
为了保证卡帕塞替尼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患者应将药物保存在原包装中,温度控制在20°C至25°C(68°F至77°F),允许在15°C至30°C(59°F至86°F)的范围内变化。未使用的片剂应保存在容器中,并在45天后丢弃。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卡帕塞替尼,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