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泊沙康唑肠溶片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属于三唑类药物,主要由伊曲康唑衍生而来。它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真菌感染,特别是侵袭性曲霉病和念珠菌感染。该药物由默沙东公司研发,2013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并于2018年在中国上市。泊沙康唑肠溶片不仅在治疗效果上表现出色,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已成为许多患者对抗真菌感染的重要选择。
泊沙康唑肠溶片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真菌药物,其抗菌谱比伊曲康唑更广,作用也更强。它特别适用于治疗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口腔、皮肤等部位的念珠菌感染。泊沙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从而发挥其抗真菌作用。
泊沙康唑肠溶片被广泛用于成人患者的侵袭性曲霉病治疗。侵袭性曲霉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真菌感染,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如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或化疗导致长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泊沙康唑能够有效抑制曲霉菌的生长,减轻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除了治疗真菌感染外,泊沙康唑肠溶片还被用于预防13岁及以上的重度免疫缺陷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侵袭性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这包括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或化疗导致长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通过提前使用泊沙康唑,可以有效降低这些患者发生严重真菌感染的风险。
泊沙康唑肠溶片的用法用量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治疗侵袭性曲霉病时,负荷剂量为第1天每日2次,每次300mg(100mg肠溶片3片),维持剂量为第2天开始每日1次,每次300mg(100mg肠溶片3片),推荐总疗程为6-12周。预防真菌感染时,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与治疗相同,但疗程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免疫抑制的恢复程度而定。
泊沙康唑肠溶片可能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例如,泊沙康唑可能导致通过CYP3A4代谢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等)的血浆浓度升高,增加不良反应和毒性的风险。此外,与环孢菌素或他克莫司联合用药可导致这些神经钙蛋白抑制剂的全血浓度谷值升高,可能引发肾毒性和脑白质病。因此,在联合用药期间,应频繁监测相关药物的血浆浓度,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泊沙康唑肠溶片应储存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理想的储存温度为20-25°C,允许的偏差在15-30°C。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其治疗效果。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药物,防止药物受潮,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对泊沙康唑肠溶片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储存时,要尽量避免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中切换,保持产品的质量。此外,应将药物放置在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泊沙康唑肠溶片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腹泻、发热和恶心,发生率超过25%。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体重超过120kg的患者,建议密切监测突破性真菌感染的风险。
在轻度至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B或C级)患者中,不建议对泊沙康唑肠溶片进行剂量调整。泊沙康唑的药代动力学不受性别的显著影响,也不需要根据性别进行剂量调整。泊沙康唑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受人种的显著影响,也不需要根据人种进行剂量调整。对于体重超过120kg的患者,建议密切监测突破性真菌感染的风险。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