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立康唑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主要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念珠菌血症以及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的严重侵袭性感染。本文将详细介绍伏立康唑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其主要适应症包括治疗侵袭性曲霉病、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念珠菌血症,以及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的严重侵袭性感染。伏立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的关键酶——14α-去甲基化酶,从而发挥其抗真菌作用。
伏立康唑的主要适应症包括:
伏立康唑的用法用量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患者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成人推荐的初始负荷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6mg/kg,维持剂量为每12小时一次,每次4mg/kg。具体剂量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肝功能状况进行调整。
伏立康唑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活性,特别是CYP3A4,这可能导致与其他通过CYP3A4代谢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与利托那韦(Ritonavir)合用时,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显著降低;与美沙酮(Methadone)合用时,需要密切监测美沙酮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并可能需要降低美沙酮剂量。
在使用伏立康唑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药注意事项和日常注意事项。
伏立康唑与QTc间期延长有关,极少数使用伏立康唑的患者可能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这类患者通常伴有一些危险因素,如曾经接受过具有心脏毒性的化疗药物、心肌病、低钾血症或同时使用其他可能会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因此,在伴有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需慎用伏立康唑。
在临床研究中,伏立康唑治疗组中有严重的肝脏反应(包括肝炎、胆汁瘀积和致死性的暴发性肝衰竭)。肝脏反应的病例主要发生在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如恶性血液病。一过性肝脏反应,包括肝炎和黄疸,也可以发生在无其他确定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通常停药后肝功能异常即能好转。
伏立康唑在不同人群中的使用需特别注意:
除了上述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以上是关于伏立康唑的详细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