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帕生坦(Sparsentan)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内皮素A和B受体来发挥其药理作用。该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如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和其他相关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司帕生坦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副作用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司帕生坦是一种双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够同时抑制内皮素A(ETA)和内皮素B(ETB)受体。内皮素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剂,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和肾病。通过阻断这些受体,司帕生坦可以降低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改善肾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司帕生坦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尤其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与内皮素介导的病理过程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在某些情况下,司帕生坦也可以作为其他药物的辅助治疗,以增强疗效。
司帕生坦的推荐初始剂量为200mg,每日一次。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于早餐或晚餐前用水送服整片药物。如果患者能够耐受,14天后剂量可以增加到400mg,每日一次。漏服一剂时,应按常规时间服用下一剂,不要服用双倍剂量或超出推荐剂量。
为了降低患者发生严重肝毒性的风险,建议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的前12个月内,每月监测患者的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后续在司帕生坦治疗期间,每3个月进行一次监测。如果患者出现肝毒性症状,如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疲劳、厌食、黄疸、尿色深、发热或瘙痒,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司帕生坦与保钾利尿剂、钾补充剂、含钾的盐替代品或其他可升高血钾水平的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发生高钾血症。因此,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钾水平,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必要时,可考虑减少司帕生坦用量或停药。
司帕生坦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联用时,可能会增加低血压、晕厥、高钾血症和肾功能改变(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因此,需定期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监测。如果患者的肾功能显著下降,应考虑暂停给药或终止治疗。
司帕生坦在孕妇中禁用,因为它可能导致胎儿伤害,包括出生缺陷和胎儿死亡。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司帕生坦治疗期间不应母乳喂养。有生殖能力的女性和男性在开始使用司帕生坦治疗前、治疗期间和停止使用司帕生坦治疗后一个月内,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此外,尚未确定儿科患者使用司帕生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老年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司帕生坦与CYP3A强抑制剂(如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等)联用时,可能会增加药物的暴露量,导致不良反应风险增加。因此,应避免与这些药物联合使用。如果无法避免,应暂停司帕生坦治疗。同时,司帕生坦还会影响CYP2B6、2C9和2C19底物的代谢,可能导致这些药物的疗效下降,需监测这些药物的疗效并考虑调整剂量。
司帕生坦应储存在15°C-30°C的温度下,避免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药物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司帕生坦是一种重要的治疗药物,通过其独特的双重内皮素受体拮抗作用,为多种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患者在使用司帕生坦时,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注意用药剂量和频率,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和血钾水平,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同时,遵循正确的储存条件,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