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伏尼布(商品名拓舒沃®)是中国首个获批的针对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癌症的强效口服靶向抑制剂。该药物由Agios Pharmaceuticals公司开发,并于2018年通过基石药业引入大中华区。艾伏尼布主要适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等疾病的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艾伏尼布的作用与功效,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艾伏尼布通过特异性抑制IDH1突变酶的活性,阻断异常代谢产物2-羟基戊二酸(2-HG)的生成。2-HG在体内积累会导致DNA和组蛋白的异常甲基化,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增殖。通过抑制IDH1突变酶,艾伏尼布能够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减少肿瘤负荷,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艾伏尼布主要用于治疗携带IDH1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对于病情稳定的AML或MDS患者,建议持续使用艾伏尼布至少6个月以确保治疗效果。艾伏尼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艾伏尼布能够显著提高携带IDH1突变的AML和MDS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和部分缓解率(PR)。此外,艾伏尼布还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因此,艾伏尼布被认为是治疗IDH1突变阳性癌症的重要药物之一。
艾伏尼布的疗效不仅体现在短期内的缓解,还能够在长期治疗中维持稳定的效果,减少复发的风险。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艾伏尼布应整片吞咽,不应分割、压碎或咀嚼。推荐剂量为500mg,每日一次口服,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患者应选择空腹或餐后服用,但不要与高脂肪餐一起服用,因为这会增加药物的血药浓度。每日应固定时间服用艾伏尼布,如果服药后出现呕吐,不需补服;如果漏服或未在既定时间服药,应尽快补服,但距下一次预定服药时间小于12小时则无需补服。
对于轻度或中度肾功能损害和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起始剂量。但对于重度肾功能损害或需要透析的患者,以及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在开始使用艾伏尼布前评估其风险和潜在获益。妊娠期女性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艾伏尼布,因为它可能对胎儿和婴儿造成伤害。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而18岁以下的患者目前缺乏临床研究数据,不建议使用。
艾伏尼布与抗酸剂共同使用可能降低其疗效,因此应避免与质子泵抑制剂(PPIs)、H2受体拮抗剂和局部作用的抗酸剂同时使用。如果无法避免与减酸剂共同使用,应在局部作用的抗酸剂给药前4小时或给药后10小时服用艾伏尼布。强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利福喷丁、苯妥英、卡马西平、巴比妥、圣约翰草等会显著降低艾伏尼布的血药浓度,导致疗效降低,因此应避免同时使用。如果无法避免同时使用,可适当增加艾伏尼布的剂量。
艾伏尼布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特别是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可能导致QTc间期延长,增加心脏风险。因此,对于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发生低钾血症的患者,应及时补充纠正,并加强电解质的监测。如果出现QTc间期延长,需要降低艾伏尼布的剂量或暂停给药,直到QTc间期恢复正常。
艾伏尼布可能引起的一些常见副作用包括分化综合征、非感染性白细胞增多症、外周水肿、发热、呼吸困难、胸腔积液、低血压、缺氧、肺水肿、肺部炎症、心包积液、皮疹、体液过多、肿瘤溶解综合征和肌酐升高等。如果怀疑发生分化综合征,应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每12小时一次静脉输注(或等效剂量的口服或静脉输注皮质类固醇替代治疗),并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直至缓解。如果伴发非感染性白细胞增多症,应根据临床指征给予羟基脲治疗或进行白细胞去除术。
在症状恢复并给予至少3天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可逐渐减少皮质类固醇和羟基脲治疗。过早终止皮质类固醇和/或羟基脲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分化综合征症状反复。如果给予皮质类固醇治疗后相关重度症状和/或体征持续超过48小时未见改善,则应暂停艾伏尼布治疗,直至相关重度症状和体征改善至非重度。
患者在使用艾伏尼布时,应注意以下日常事项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用药和日常管理,艾伏尼布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