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磺酸伊马替尼(Gleevec)是一种重要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在中国,甲磺酸伊马替尼已经上市多年,并且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甲磺酸伊马替尼在中国的销售情况、适应症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甲磺酸伊马替尼(Gleevec)自2002年在中国获批上市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该药物由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是中国市场上的一种重要抗癌药物。目前,市场上不仅有诺华公司的原研药,还有多家仿制药厂家生产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如印度NATCO等。这些仿制药的价格相对较低,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店或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购买甲磺酸伊马替尼。在医院,患者可以直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在药店,患者需凭医生处方购买。此外,一些在线医疗服务平台也提供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购买服务,但患者在购买时需确认平台的合法性和药品的真伪。
根据市场调研,不同厂家和规格的甲磺酸伊马替尼价格有所不同。例如,印度NATCO的格列卫(伊马替尼)100mg*120粒的参考价约为350$,400mg*30粒的参考价约为380$。而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的原研药价格则相对较高,100mg*120粒的售价约为1200$。患者在购买时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牌和规格。
随着甲磺酸伊马替尼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患者在医保报销后,实际支付的费用会显著降低,这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有效的治疗。
甲磺酸伊马替尼(Gleevec)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包括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等。该药物通过抑制特定的酪氨酸激酶,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的首选药物,适用于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患者。研究表明,甲磺酸伊马替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在慢性期,患者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可达90%以上,分子学缓解率也可达到70%左右。
甲磺酸伊马替尼也被广泛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对于这类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能够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在临床试验中,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约为20个月,而对照组仅为6个月。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适应症外,甲磺酸伊马替尼还被用于治疗其他一些罕见疾病,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和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伴有FIP1L1-PDGFRα融合激酶的成年患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伴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基因重排的成年患者等。
正确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前提。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事项,以确保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常用剂量为成人每日一次,每次400mg或600mg,以及日服用量800mg即400mg剂量每天2次(在早上及晚上)。儿童和青少年每日一次或分两次服用(早晨和晚上)。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果忘记服药,应在记起后立即补服,但如果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漏服的剂量,按正常时间服用下一剂。
甲磺酸伊马替尼应储存在30℃以下的环境中,避免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其治疗效果。此外,药物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防止受潮。储存时应远离阳光直射,避免光照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药物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以免污染和损坏。
患者在打开药物包装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药物与皮肤或眼睛接触。特别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打开胶囊时更应注意防护措施。药物的有效期为24个月,患者在使用前应检查药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使用。
甲磺酸伊马替尼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因此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例如,与强CYP3A4抑制剂(如伊曲康唑、克拉霉素等)同时使用可能导致伊马替尼暴露量显著增加,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患者应避免饮用葡萄柚汁,因为葡萄柚汁也可能增加伊马替尼的血浆浓度。在使用治疗窗口狭窄的CYP3A4底物时,如三唑苯二氮卓类药物、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等,应谨慎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
此外,华法林可被CYP2C9和CYP3A4代谢,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应使用低分子量或标准肝素代替华法林。患者在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