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nosumab是一种高效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针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多种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卓越的效果。自2010年首次在欧盟上市以来,Denosumab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骨转移癌、骨巨细胞瘤等疾病的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Denosumab的主要适应症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Denosumab是目前唯一一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抗RANKL单克隆抗体。2020年6月,地舒单抗在中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通过抑制RANKL的作用,Denosumab能够显著减少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性,从而降低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及实体瘤的骨转移,Denosumab也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这种药物可以帮助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如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和需要进行骨骼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情况。Denosumab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轻骨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通常发生在长骨的干骺端。Denosumab被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切除或手术风险较高的骨巨细胞瘤患者。多项研究表明,Denosumab能够显著减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在某些情况下,Denosumab甚至可以使肿瘤完全消退,避免手术。
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心律失常和神经肌肉症状。Denosumab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钙释放,有效控制高钙血症的症状,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Denosumab的常用剂量为60mg,每6个月皮下注射一次。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骨转移癌患者,可能需要更高的剂量,具体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注射剂型为60mg/ml,透明、无色或淡黄色地舒单抗溶液1ml,在单剂量预填充注射器中。
虽然Denosumab在多数患者中耐受良好,但仍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低钙血症、皮肤感染和注射部位反应。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钙水平和其他生化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对于低钙血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
Denosumab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但仍需注意与钙补充剂和维生素D的使用。同时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血钙水平,因此在联合使用时应谨慎监测。如果患者正在使用其他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药物,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剂量。
通过了解Denosumab的适应症和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和医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