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帕替尼(RINVOQ)是一种针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Janus激酶(JAK)来减轻炎症反应。该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疾病。然而,不同的人群在使用乌帕替尼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将详细介绍乌帕替尼在特殊人群中的用药指南,以及一些日常注意事项。
乌帕替尼有可能对发育中的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医生需告知患者生殖潜能和孕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在开始乌帕替尼治疗前,医生应确认有生殖潜力的患者的妊娠状况。建议女性在乌帕替尼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的4周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以避免对胎儿造成潜在的风险。
由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在乌帕替尼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6天(约10个半衰期)内不建议母乳喂养。医生应权衡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做出最佳决策。
乌帕替尼治疗儿童特发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或非影像学中轴性脊柱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因此,目前不推荐在这些适应症中使用乌帕替尼。家长和医生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的疗效差异不大,但在65岁及以上的患者中,严重感染在内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因此,老年患者在使用乌帕替尼时应更加谨慎,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或无影像学表现的中轴性脊柱关节炎,轻度、中度或重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然而,对于特应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的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需调整剂量,轻度或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建议特应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使用乌帕替尼。
严重肝损伤患者不建议使用乌帕替尼。对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学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轻度(Child-Pugh A)或中度(Child-Pugh B)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患者,轻度至中度肝功能损害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在接受乌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报告。对于活动性严重感染,包括局部感染的患者,避免使用乌帕替尼。在使用乌帕替尼之前,考虑患者治疗的风险和益处。在乌帕替尼治疗期间和之后密切监测患者感染体征和症状的发展。如果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或机会性感染,及时中断乌帕替尼。一旦感染得到控制,可恢复乌帕替尼。
(1) 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低的患者避免使用乌帕替尼,并中断乌帕替尼治疗。
(2) 淋巴细胞减少症:对于淋巴细胞计数低的患者,避免使用乌帕替尼,并中断乌帕替尼治疗。
(3) 贫血:评估血红蛋白在基线和之后根据常规病人管理。对于低血红蛋白水平的患者,避免使用或中断乌帕替尼治疗。
(4) 血脂:开始治疗后约12周评估血脂参数,此后根据高脂血症临床指南进行评估。根据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指南对患者进行管理。
(5) 肝酶升高:如果在常规患者治疗期间观察到ALT或AST升高,并怀疑存在药物性肝损伤,则应中断乌帕替尼,直到排除这种诊断。
在乌帕替尼治疗开始期间或之前避免使用活疫苗。在开始乌帕替尼治疗之前,建议患者按照现行免疫指南进行所有免疫接种,包括预防性水痘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疫苗接种。
在服用乌帕替尼的患者中曾发生过粪便或造口排出物中药物残留的报告。如果反复观察到药物残留,指导患者联系他们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注意临床监测患者,如果治疗反应不足,考虑替代治疗。
当乌帕替尼与强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合用时,乌帕替尼暴露量减少,这可能导致乌帕替尼的治疗效果降低。不建议乌帕替尼与强CYP3A4诱导剂联合使用。当乌帕替尼与强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克拉霉素和葡萄柚)合用时,乌帕替尼暴露量增加,这可能增加乌帕替尼不良反应的风险。在乌帕替尼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含有葡萄柚的食物或饮料。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