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非替尼是一种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市场上有多个品牌和生产厂家提供这种药物,其中大熊制药的吉非替尼也备受关注。本文将重点介绍大熊制药吉非替尼的价格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大熊制药的吉非替尼片在市场上的价格因地区和销售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250mg*30片规格的吉非替尼片价格在 240美元左右。这一价格与英国阿斯利康生产的同规格产品相近,但相较于印度NATCO生产的同规格产品,价格高出约 200美元。印度NATCO生产的吉非替尼片价格约为 44美元一盒。
影响吉非替尼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药品的生产成本、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等。例如,2011年2月,吉非替尼获得了中国SFDA正式批准上市,2017年吉非替尼被纳入国家医保,这些政策变化使得吉非替尼在国内市场的价格逐渐趋于合理。医保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医保后的价格通常会更低。
除了大熊制药的吉非替尼,市场上还有其他品牌的吉非替尼可供选择。英国阿斯利康生产的吉非替尼片价格约为 240美元一盒,而印度NATCO生产的吉非替尼片价格则低至 44美元一盒。患者在选择时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药品来源的可靠性进行权衡。
已观察到肝功能检查异常(包括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偶见有表现为肝炎。已有肝衰竭的个例报告,其中某些是致死性病例。因此,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肝转氨酶轻中度升高的患者应慎用吉非替尼。如果肝转氨酶升高加重,应考虑停药。
当患者出现重度或持续性腹泻、恶心、呕吐或厌食症状时,应告诫其即刻就医,因为这些症状均可能间接引起脱水。这些症状应按临床指征进行处理。严重或持续的腹泻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甚至危及生命。
服用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已有消化道穿孔的报道,涉及的大多数患者本身包含其他已知的风险因素(如同时服用类固醇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消化道基础疾病、溃疡、年龄、吸烟史、穿孔部位的肠道转移肿瘤)。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出现任何提示角膜炎的症状或体征(如急性或加重的:眼部炎症、流泪、光敏感、视力模糊、眼部疼痛和/或眼部发红)的患者应立即转诊至眼科专科医生处。如确诊为溃疡性角膜炎,则应中断吉非替尼治疗;如果症状无缓解,或症状在再次服用吉非替尼时复发,则应考虑永久性终止吉非替尼治疗。
服用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有报告发生大疱性病症,包括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症和多形性红斑。如果患者出现重度大疱性、发疱或脱皮病症,应中断或中止吉非替尼治疗。
严重皮肤不良反应(NCI CTCAE 3级或 3级以上)需暂停用药,对皮肤反应进行早期干预有利于吉非替尼的持续治疗。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皮肤感觉异常、红斑、脱屑、水疱、出血、皲裂、水肿或角化过度应及时就医。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已收到掌跖红肿综合征(手足综合征、手足皮肤反应)报告,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减少皮肤压迫和摩擦,尤其防止对手掌和足底的压迫。
在吉非替尼治疗期间,可出现虚弱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在驾驶或操纵机器时应给予提醒。医生应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建议他们在感到不适时避免进行可能危及安全的活动。
观察到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病,可急性发作,有死亡病例报告。如果患者呼吸道症状恶化,如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应中断吉非替尼治疗,立即进行检查。当证实有间质性肺病时,应停止使用吉非替尼,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大熊制药的吉非替尼在价格方面与其他品牌相近,但具体价格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和销售渠道进行确认。患者在使用吉非替尼时,应注意药物的肝毒性、严重持续的腹泻、消化道穿孔、眼部症状、大疱性和脱皮性皮肤病、皮肤毒性、对驾驶及操纵机器能力的影响以及间质性肺病等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