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巯嘌呤片是一种重要的抗癌药物,广泛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期的治疗。然而,巯嘌呤片在发挥其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副作用,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巯嘌呤片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这种副作用通常在用药后2-4周内出现,严重时可能导致感染和出血风险增加。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巯嘌呤片可能引起肝脏损害,表现为胆汁淤积和黄疸。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测,如出现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与对肝细胞有毒性的药物同时使用时,肝损害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巯嘌呤片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在白血病治疗初期。高尿酸水平可引发尿酸性肾病,严重时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必要时可配合使用降尿酸药物。
部分患者在使用巯嘌呤片后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不适,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腔炎和腹泻。这些症状通常为轻至中度,但如果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调整剂量或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虽然较为罕见,但巯嘌呤片有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
孕妇禁用巯嘌呤片,因其有增加胎儿死亡及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哺乳期妇女也应避免使用该药。儿童患者常用剂量为每日1.5mg-2.5mg/kg或50mg/m²,分次或一次口服。老年患者因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较差,需加强支持疗法并严密观察症状变化。
巯嘌呤片与别嘌呤同时使用时,后者会抑制巯嘌呤的代谢,增加其效能和毒性。与对肝细胞有毒性的药物同时使用时,有增加肝细胞毒性风险。与其他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抗肿瘤药物或放射治疗联合应用时,需谨慎调整剂量和疗程。
巯嘌呤片应遮光、密闭保存,有效期限为36个月。患者在购买和使用药物时,应仔细核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如遇药物紧缺,可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注意甄别药品真伪,避免买到假药劣药。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