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帕塞替尼(Capivasertib)是一种创新的口服抗癌药物,主要针对特定基因异常的乳腺癌患者。它通过阻断促进癌细胞生长的信号通路,从而减缓癌症的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卡帕塞替尼的适应人群及其用药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种药物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卡帕塞替尼被批准用于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这类患者通常在激素受体测试中呈阳性,且乳腺癌细胞不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研究显示,卡帕塞替尼与氟维司群联合使用时,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癌症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
卡帕塞替尼对特定基因异常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例如,对于携带PIK3CA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卡帕塞替尼能够有效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这一特性使得卡帕塞替尼成为这些患者的理想选择。
研究显示,卡帕塞替尼对所有参与群体均有益处,即便是在没有生物标志物的情况下。总体无进展生存期(PFS)提升了21%,这表明卡帕塞替尼在多种乳腺癌类型中均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卡帕塞替尼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需特别谨慎。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不应使用卡帕塞替尼,因为这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此外,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使用卡帕塞替尼期间和停药后的一个月内应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男性患者在使用卡帕塞替尼期间和停药后的四个月内也应采取避孕措施。
轻度至中度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30~89 mL/min)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然而,对于严重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15~29 mL/min)的患者,目前缺乏研究数据,因此应谨慎使用并密切监测。
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胆红素≤正常值上限(ULN)和AST > ULN或胆红素 > 1~1.5倍ULN和任何AST)无需调整剂量。对于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胆红素 > 1.5-3倍ULN和任何AST),应监测潜在的不良反应并调整剂量。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胆红素 > 10倍ULN和任何AST)不建议使用卡帕塞替尼。
卡帕塞替尼可能与强CYP3A抑制剂、强和中度CYP3A诱导剂等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在使用卡帕塞替尼期间,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以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如有必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患者在使用卡帕塞替尼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肝功能检查(包括ALT、AST和总胆红素)应在治疗前进行,并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每两周监测一次,之后每月监测一次。如出现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应更频繁地进行检测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详细说明,希望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卡帕塞替尼的适应人群和用药注意事项,从而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有效地使用这种创新药物。如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