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布昔替尼(Abrocitinib),商品名为希必可(CIBINQO),是一种选择性的 Janus 激酶 1(JAK1)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然而,在使用这种药物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一系列不良反应。本文将详细探讨阿布昔替尼的不良反应,并提供一些用药注意事项。
阿布昔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鼻咽炎、恶心、头痛、单纯疱疹、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头晕、尿路感染、疲劳、痤疮、呕吐、脓疱疮、口咽痛、高血压、流感、肠胃炎和接触皮炎。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剂量为 100mg 的患者中,发生率超过 1%。
在高剂量(200mg 和大于 100mg)的患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痛、单纯疱疹、血肌酸激酶升高、头晕、尿路感染、痤疮、呕吐、胃肠炎、上腹痛、腹部不适、带状疱疹和血小板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超过 1%。
在老年人群中,阿布昔替尼的不良反应更为显著。年龄≥65岁的受试者退出临床研究的比例高于年龄较小的受试者。经复查确认的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500/mm³ 仅见于≥65岁的受试者。在≥65岁受试者中,血小板计数<75,000/mm³ 的比例更高,且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 18 至<65岁的受试者(7.40/100患者年 vs 3.44/100患者年)。
此外,阿布昔替尼还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呼吸系统和皮肤等方面的副作用,如腹部肿胀、食欲下降、头晕等。
在使用细胞色素 P450(CYP)2C19 强效抑制剂的患者中,建议将阿布昔替尼的剂量减至 50mg 每日一次。如果 50mg 每日一次的剂量未能实现充分应答,可以考虑将剂量增加到 100mg 每日一次。如果增加剂量后仍应答不足,则应停止治疗。
阿布昔替尼与中效到强效 CYP2C19 和 CYP2C9 抑制剂合用会增加阿布昔替尼及其两种活性代谢物 M1 和 M2 的暴露量,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应避免阿布昔替尼与这些抑制剂联用。对于 CYP2C19 慢代谢型患者,建议降低阿布昔替尼的剂量。
在重度(Child Pugh C 级)肝功能损害患者中,避免使用阿布昔替尼。对于轻度(Child Pugh A 级)或中度(Child Pugh B 级)肝功能损害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在 12 岁以下的儿童患者中,尚未明确阿布昔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阿布昔替尼可能导致胎儿出生缺陷和哺乳期婴儿的风险。建议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一天(约 5-6 个消除半衰期)不要哺乳。
在使用阿布昔替尼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中,报告了一些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在 50 岁及以上且至少有一个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患者中,使用另一种 JAK 抑制剂的大型、随机、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显示,与使用 TNF 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相比,JAK 抑制剂治疗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较高。当前或既往吸烟患者的风险额外增加。在开始或继续阿布昔替尼治疗之前,应考虑个体患者的获益和风险,特别是在当前或既往吸烟患者以及有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患者中。
在发生过心肌梗塞或卒中的患者中,应停止阿布昔替尼治疗。患者应被告知严重心血管事件的症状及其应对措施。
患者在使用阿布昔替尼时,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以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建议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的心电图和电解质监测,特别是对于有心脏危险因素的患者。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阿布昔替尼。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