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美替尼(Selume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类型,尤其是在儿童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司美替尼在治疗过程中也伴随着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了解这些不良反应及其管理方法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司美替尼的不良反应多样,涵盖了多个系统,包括胃肠道、皮肤、心血管等。以下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在未经批准的患有多种肿瘤类型的成年患者群体中,接受单一药物或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司美替尼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胃肠道毒性反应。这些反应包括穿孔、结肠炎、肠梗阻和肠梗阻,其中结肠炎尤其常见于未经批准的接受单一药物司美替尼治疗的儿童患者。
处理方法:建议患者在首次出现未形成的稀便后立即开始服用抗腹泻药物(如洛哌丁胺),并在腹泻期间增加液体摄入量。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司美替尼。
司美替尼还可能导致其他皮肤毒性,包括严重的手掌-足底红细胞感觉异常综合征。这种反应通常出现在未经批准的患有多种肿瘤类型的成年患者中,这些患者接受司美替尼作为单一药物或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
处理方法:监测严重的皮疹。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司美替尼。
心肌病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基线≥10%。在开始治疗前、治疗第一年每三个月、治疗之后每六个月以及根据患者临床指征,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射血分数。
处理方法: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司美替尼。对于因LVEF降低而中断司美替尼治疗的患者,每三至六周进行一次超声心动图或心脏MRI检查。当LVEF下降到大于或等于LLN时,每二至三个月或按照心脏病专家的指示进行超声心动图或心脏MRI检查。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司美替尼的不良反应并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如漏服一次给药,只有在距下一次给药时间大于6小时的情况下才可补服。如果接近下一次给药时间,则跳过漏服的剂量,按原定时间继续服用下一剂。
如在给药后发生呕吐,则不再额外补服。患者应按计划接受下一次给药。
根据个体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减量或永久停用司美替尼。推荐的减量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儿童患者是否可继续治疗至18岁以上应基于医生对个体患者的获益和风险的评估。
司美替尼应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温度控制在25°C(77°F),允许偏差在15°C至30°C(59°F至86°F)。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其治疗效果。
了解和管理司美替尼的不良反应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关键。患者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合作,遵循上述建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