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乐替尼(Alectinib)是一种高效靶向药物,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艾乐替尼通过抑制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和RET(重排期间的致癌基因)通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本文将详细介绍艾乐替尼的适应症、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艾乐替尼适用于FDA批准的检测中检测到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这类患者通常在初次诊断时已经出现远处转移,或者在使用其他ALK抑制剂后出现耐药性。艾乐替尼因其优异的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已成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
艾乐替尼通过选择性抑制ALK和RET酪氨酸激酶,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在临床研究中,艾乐替尼显示了对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显著疗效,能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此外,艾乐替尼还能够透过血脑屏障,有效控制脑转移,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
艾乐替尼的推荐剂量为600mg口服,每日两次。患者应与食物一起服用,不要打开或溶解胶囊。如果漏服一剂或在服用一剂后出现呕吐,应按规定的下一次服药时间继续服用。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C)的患者,推荐剂量为450mg口服,每日两次。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不建议调整剂量。
在接受艾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肝毒性现象。在开始使用艾乐替尼之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并在治疗前3个月内每2周监测一次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然后根据临床需要每月监测一次。如果出现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应更频繁地进行检测,并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停用艾乐替尼并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
使用艾乐替尼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间质性肺病(ILD)/肺炎,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对于任何表现出ILD/肺炎症状恶化的患者(如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热),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一旦诊断为ILD/肺炎,应立即停止艾乐替尼治疗。如果没有发现其他潜在原因,应永久停用艾乐替尼。
除了肝毒性和间质性肺病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艾乐替尼的贮存条件为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温度应控制在不超过30℃的环境下。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其治疗效果。储存时,要尽量避免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中切换,保持产品的质量。艾乐替尼的有效期为24个月。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