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拉替尼(Pralsetinib)作为一款针对RET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自2020年9月在美国首次获批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对于中国的癌症患者而言,好消息是普拉替尼已经在2021年3月24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正式在国内上市。这一里程碑不仅标志着中国在癌症治疗领域的进步,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普拉替尼(Pralsetinib)是由美国安进公司(Amgen)研发的一种高选择性的RET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RET基因突变或融合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其他实体瘤。2020年9月4日,普拉替尼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加速批准,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高选择性RET抑制剂。随后,普拉替尼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临床试验和注册申请。
在中国,普拉替尼的上市申请由基石药业负责。2020年9月7日,基石药业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普拉替尼的新药上市申请。经过严格的审评和临床数据验证,NMPA最终在2021年3月24日正式批准普拉替尼在国内上市。这一快速审批流程体现了监管部门对创新药物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普拉替尼在中国上市后,迅速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享受医保政策报销。患者可以在国内各大医院的药房以及部分大型零售药店找到该药品。根据最新的医保中标价格,普拉替尼每盒售价为60000元人民币,约合8,770美元。虽然价格较高,但由于纳入医保,患者的经济负担得到了显著减轻。
在开始使用普拉替尼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基因检测,以确认是否携带RET基因突变或融合。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普拉替尼的疗效高度依赖于基因突变的类型和位置。此外,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确保其适合使用该药物。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药物的效果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便秘、高血压等。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医生可能会建议减少剂量或暂停用药,直至症状缓解。
使用普拉替尼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不良习惯会加重药物的副作用。同时,患者应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染。此外,患者应定期复诊,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普拉替尼的上市为中国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但合理的用药和日常管理同样重要。通过科学的用药指导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