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纤苷(Defibrotide)是一种具有抗血栓及促进纤溶作用的单链寡核苷酸混合物。它主要作用于内皮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多个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去纤苷在预防和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去纤苷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去纤苷通过稳定并保护内皮细胞,抑制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改善凝血功能障碍,修复血管壁损伤,从而缓解HVOD的症状。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历史对照相比,去纤苷显著提高了HVOD患者的生存率,且耐受性良好。
去纤苷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尤其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伴有肾或肺功能失调的成年和儿童患者。具体适应症包括:
去纤苷通常作用于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禁止使用于非内皮细胞相关疾病。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去纤苷在预防和治疗HVOD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42%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移植后100天总生存(OS)率达32%,患者能够较好地耐受去纤苷。
去纤苷的推荐剂量为每6小时6.25mg/kg,静脉输注2小时。剂量应基于患者的基线体重,基线体重定义为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准备方案前的体重。使用去纤苷至少21天。如果21天后肝静脉闭塞病(VOD)的症状和体征没有消失,则继续使用去纤苷直至VOD消失或最多60天。
去纤苷可增加体外纤溶酶的活性,并可能增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VOD患者的出血风险。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不能使用去纤苷,需监测患者是否有出血迹象。如果使用去纤苷的患者出现出血,应停用去纤苷,治疗潜在病因,并提供支持性护理,直至出血停止。
孕妇使用去纤苷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哺乳期女性由于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母乳喂养的婴儿出血,建议患者在使用去纤苷治疗期间不建议母乳喂养。儿科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证实,但老年患者的数据不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去纤苷可能增强抗血栓/纤溶药物(如肝素或阿替普酶)的药效学活性。在使用去纤苷前,应停用抗凝药物和纤溶药物,并考虑延迟使用去纤苷,直到抗凝作用减弱。
去纤苷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病的药物,尤其适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监测患者状况,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