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甲状腺素α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主要用于甲状腺癌的辅助诊断和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其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促甲状腺素α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工具,主要用于高分化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在随访之前接受过甲状腺切除术的高分化甲状腺癌患者时,使用促甲状腺素α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刺激甲状腺球蛋白的分泌,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癌细胞。
促甲状腺素α还适用于为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进行近全甲状腺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术后,作为甲状腺组织残留放射性碘消融的辅助治疗。这种治疗可以帮助减少甲状腺癌的复发风险。在使用促甲状腺素α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促甲状腺素α的使用有一些限制。首先,促甲状腺素α刺激的甘油三酯水平通常低于甲状腺激素停药后的甘油三酯水平,且与甘油三酯水平不相关。其次,即使结合放射性碘成像进行促甲状腺素α刺激的Tg测试,仍然存在漏诊甲状腺癌或低估疾病程度的风险。最后,抗甘油三酯抗体可能会干扰甘油三酯检测,使甘油三酯水平无法解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阴性或低阶段的促甲状腺素α放射性碘扫描,也应考虑进一步评估患者。
促甲状腺素α的推荐剂量是臀部肌肉注射,用量为0.9毫克,24小时后进行第二次臀部肌肉注射,用量同样为0.9毫克。促甲状腺素α只能通过肌肉注射,不应静脉注射。对于肿瘤扩张可能危及重要解剖结构的患者,应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预处理。使用促甲状腺素α后,不建议常规测量血清TSH水平。
提供的冻干粉必须用无菌注射用水(美国药典)复溶。具体步骤如下:
(1) 用1.2毫升无菌注射用水(美国药典)复溶每瓶0.9毫克的促甲状腺素α,得到含0.9毫克/毫升促甲状腺素α的单剂量溶液,可提供1毫升(0.9毫克)。
(2) 轻轻旋转小瓶中的物质,直到所有物质溶解,不要摇动溶液。
(3) 给药前,目视检查复溶溶液的颗粒物质和变色情况,复溶的促甲状腺素α溶液应该是透明无色的,如果溶液有颗粒物质或混浊或变色,请勿使用。
(4) 抽取1毫升重组的促甲状腺素α溶液(0.9毫克促甲状腺素α)并在臀部肌肉注射,丢弃任何未使用的部分。
(5) 除非冷藏,否则必须在3小时内注射重组促甲状腺素α溶液。
(6) 如有必要,复溶溶液可在2°C-8°C的温度下冷藏储存长达24小时,同时避免微生物污染。
(7) 不要与其他物质混合。
促甲状腺素α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和头痛。这些副作用通常在短期内消失,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联系医生。在某些情况下,促甲状腺素α可能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尤其是对于仍有大量甲状腺组织或功能性甲状腺癌转移的患者。老年患者和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在使用促甲状腺素α时应特别小心。
当给予具有大量仍在原位的甲状腺组织或功能性甲状腺癌转移的患者时,已知促甲状腺素α会导致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短暂(超过7-14天)但显著升高。具有残余甲状腺组织的患者存在促甲状腺素α诱发甲状腺机能亢进的风险,包括老年人和已知有心脏病史的人。因此,对有危险的患者应考虑住院治疗和用药后观察。
在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中,促甲状腺素α给药后72小时内(20分钟至3天)出现经放射学确认的中风和神经病学发现,提示存在未经放射学确认的中风(例如,单侧无力)。这些患者中的大多数是在发病时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年轻女性,或者有中风的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或偏头痛病史。服用促甲状腺素α和中风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但在用促甲状腺素α治疗前,患者应充分补充水分。
对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应在最后一次注射促甲状腺素α后72小时采集血清样本。在残余消融和诊断扫描中,应在第二次注射促甲状腺素α后24小时口服放射性碘,131I的活性由核医学医生谨慎选择;诊断扫描应在放射性碘给药后48小时进行。
促甲状腺素α的价格因地区和销售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德国版促甲状腺素α为例,规格为0.9毫克*2的包装,价格大约为1907美元一盒。由于促甲状腺素α尚未在中国上市,没有进入中国医保,市面上目前没有仿制药,因此患者需要自费购买。
本文详细介绍了促甲状腺素α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药物,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