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洛替尼(Erlotinib)是一种重要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自2004年首次在美国获批上市以来,厄洛替尼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于2005年在中国上市。本文将详细介绍厄洛替尼的上市时间和价格变化,以及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厄洛替尼最早于2004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随后,该药物于2005年在欧洲获批上市。在中国,厄洛替尼同样在2005年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这标志着厄洛替尼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
厄洛替尼在国内上市初期,价格相对较高。根据资料,厄洛替尼最初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为每盒4600美元,每盒规格为150mg*7片。患者每月需要服用约4盒,总费用约为18400美元。然而,随着医保政策的实施,厄洛替尼的价格大幅降低。2017年,厄洛替尼被纳入中国首批医保报销范围,经过医保报销后,每盒价格降至约1300美元,患者每月的费用约为5200美元。
除了国内市场,厄洛替尼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有所不同。例如,印度生产的厄洛替尼仿制药价格更为亲民。根据2020年的数据,印度厄洛替尼的价格约为1420美元,每盒包含30片,150mg/片,相当于患者每月的费用。相比之下,印度厄洛替尼的性价比更高,受到许多患者的青睐。
综上,厄洛替尼的上市时间和价格变化显示了其在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地位。随着医保政策的支持和仿制药的推出,患者的经济负担显著减轻,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于这一先进的靶向治疗药物。
厄洛替尼主要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该药物适用于一线治疗、维持治疗,或既往接受过至少一次化疗进展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根据多项临床试验的结果,厄洛替尼在这些适应症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厄洛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50mg。患者应在每天同一时间服用,最好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空腹服用。如果错过一次剂量,应在记起时立即补服,但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漏服剂量,继续按常规时间服用。不应为了弥补漏服而加倍剂量。
厄洛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疲劳和食欲减退等。严重不良反应较为罕见,但如出现呼吸困难、持续性胸痛、严重皮肤反应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肝功能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
通过合理用药和密切监测,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厄洛替尼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