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诺福韦二代(TAF,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自2016年在美国获批上市以来,已经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药物之一。随着全球市场的拓展,替诺福韦二代在中国的上市和应用也备受关注。本文将详细探讨替诺福韦二代的上市情况、价格、适应症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替诺福韦二代由美国制药巨头吉利德(Gilead)开发,于2016年11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TAF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效果和较低的副作用。自上市以来,TAF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替诺福韦二代于2018年11月19日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这一举措极大地改善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选择。目前,TAF已进入中国医保目录,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等正规渠道购买该药物。若遇到药物紧缺,患者还可以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购买时应仔细甄别药品真伪,注意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或劣药。
目前,替诺福韦二代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相对合理。具体而言,美国迈兰(Mylan)版的原研药规格为25mg*30粒,价格约为28美元一盒;印度海德隆版的仿制药同样规格的价格约为25美元一盒;印度natco版仿制药的价格也是25mg*30粒,价格约为28美元一盒。这些价格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这种高效抗乙肝病毒药物。
替诺福韦二代的推荐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口服。为了促进药物的吸收,建议患者在饭后服用。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该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长期使用TAF时,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对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无需调整TAF的剂量。对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如果肌酐清除率(CrCl)大于15mL/min,无需调整剂量;如果CrCl小于15mL/min且正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应在血液透析治疗完成后给予TAF。对于未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尚无具体的给药剂量推荐。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也无需调整剂量。对于12岁以下或体重小于35kg的儿童,TAF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未确定,因此不建议使用。
根据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的经验,替诺福韦二代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疲劳、腹痛、恶心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较轻,患者可耐受。然而,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肾功能损害和骨密度降低。因此,患者在使用TAF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症状。
替诺福韦二代作为一种高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用药方法和潜在的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和安全性。希望本文能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