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曲波帕(Eltrombopag),一种由葛兰素史克(GSK)研发的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持续性或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特别是那些已经尝试了其他治疗方法但未见明显效果的成人和1岁以上的儿童患者。作为一种促进血小板生成的药物,艾曲波帕在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需要患者及其护理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遵守特定的指南,以保障药物疗效和患者安全。
艾曲波帕通过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刺激骨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提升血液中的血小板水平。该药物适用于那些由于持续性或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导致血小板计数低的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患者,尤其是在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或脾脏切除手术)未能取得满意疗效的情况下。艾曲波帕能够有效地增加血小板数量,降低出血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艾曲波帕有25mg和50mg两种规格的片剂。给药方式为每日一次,具体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对于成人和6岁及以上的儿童患者,推荐的初始剂量为50mg每日一次;对于1-5岁的儿童患者,初始剂量则为25mg每日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如肝功能受损或东亚/东南亚血统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初始剂量。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艾曲波帕在口服后2-6小时内吸收达到峰值浓度,单次75mg溶液剂量给药后,药物相关物质的口服吸收估计至少为52%。药物的吸收过程可能受到饮食和某些药物的影响,因此建议在空腹或低钙餐(≤50mg)时服用艾曲波帕,以保证药物的最佳吸收效果。此外,患者在服用艾曲波帕前后2小时内应避免摄入含有多价阳离子的食物或药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艾曲波帕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通过CYP3A4酶系统进行代谢。因此,患者在使用艾曲波帕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肝功能异常。在临床试验中,血小板计数通常在开始使用艾曲波帕后1-2周内增加,而在停止使用后1-2周内下降。这一特点提示医生和患者,在调整剂量或停药时需谨慎,避免血小板计数的急剧变化。
艾曲波帕应贮存在干燥、避光的环境中,温度控制在25°C左右。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以防药物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此外,药物应存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与其他药物混合,以防止污染和损坏。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指导。
艾曲波帕可能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或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例如,艾曲波帕可与多价阳离子(如铁、钙、镁、铝、硒和锌)发生螯合作用,因此在服用抗酸药、乳制品或其他含有多价阳离子的药物前后2小时内不应服用艾曲波帕。此外,与血脂调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合用可能会增加副作用的风险,联合使用时需减量并密切监测药物副作用。患者在使用艾曲波帕期间,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以便医生进行合理的用药指导。
艾曲波帕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食欲减退、失眠、恶心、咳嗽、干眼、白内障、腹泻、脱发、皮肤瘙痒、肌肉疼痛、发热、乏力、无力、寒战、四肢水肿、肝功能异常、月经过多、感觉异常等。不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咽炎、贫血、痛风、抑郁、感觉迟钝、视力模糊、眩晕、心动过速、口干、多汗、肾功能衰竭等。其中,肝毒性和血栓形成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如出现眼睛或皮肤发黄、精神错乱、肢体突然不协调且言语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在使用艾曲波帕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临床血液学和肝脏检查,监测血小板计数和肝功能指标,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总之,艾曲波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医嘱,关注药物的贮存条件、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通过合理的用药管理,艾曲波帕可以为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效益,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