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特定类型脑瘤的化疗药物。它主要针对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复发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本文将详细探讨替莫唑胺在特殊人群中的用药情况及其注意事项。
替莫唑胺在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完全确定,因此在使用时应格外谨慎。根据现有数据,3岁或3岁以上的患儿每28天周期中,本品的口服剂量为200mg/m²/日,共5天。如果患儿之前曾接受过化疗,起始剂量应为150mg/m²/日,共5天。如果未出现毒性,下个周期的剂量可增至200mg/m²/日。治疗可持续到病变进展,最长为2年。
儿童患者在使用替莫唑胺时,需要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特别是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和血小板计数。这些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血液学毒性。
对于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替莫唑胺的安全性与年轻患者没有显著差异,通常无需调整剂量。然而,老年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较高,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特别关注这些指标。第22天(首剂后21天)或该天48小时内以及每周必须检查全血细胞计数,直至ANC≥1.5×10⁹/L和血小板计数≥100×10⁹/L。
老年患者在使用替莫唑胺时,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因为这些器官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轻度至中度肝损伤(Child-Pugh A级和B级)的患者不建议调整替莫唑胺的剂量。然而,对于严重肝损伤(Child-Pugh C级)的患者,替莫唑胺的推荐剂量尚未确定,需谨慎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以确保用药安全。
肝功能障碍患者在使用替莫唑胺时,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和胆红素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肝脏毒性。
替莫唑胺在孕妇中使用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可能导致自然流产和多种先天畸形。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替莫唑胺。如果必须用药,应在充分了解风险后,由医生权衡利弊决定。目前没有关于母乳中替莫唑胺或其代谢物存在的数据,因此建议哺乳期妇女在治疗期间停止母乳喂养。
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替莫唑胺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的6个月内,应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以防止意外怀孕。男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给药后的3个月内也应使用避孕套,因为替莫唑胺可能对精子细胞有遗传影响。
肌酐清除率(CLcr)为36-130mL/min/m²的患者无需调整替莫唑胺的剂量。然而,对于严重肾功能损害(CLcr<36mL/min/m²)的患者或正在接受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替莫唑胺的推荐剂量尚未确定,需谨慎评估后使用。
肾功能障碍患者在使用替莫唑胺时,应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肾脏毒性。
根据现有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同时服用雷尼替丁不会改变替莫唑胺的吸收程度或对其活性代谢产物单甲基氮烯咪唑甲酰胺(MTC)的暴露。同时服用地塞米松、丙氯拉嗪、苯妥英、卡马西平、昂丹司琼、H2受体拮抗剂或苯巴比妥等药物,不影响替莫唑胺的清除。然而,同时服用丙戊酸会导致替莫唑胺清除率轻度但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
患者在使用替莫唑胺时,应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