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NFLYTA(奎扎替尼,quizartinib)是一种靶向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特别是那些在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中发生特定突变的患者。这种药物通过抑制FLT3受体的活性,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VANFLYTA(奎扎替尼)是一种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主要靶点是FLT3(也称为CD135)。FLT3是一种原癌基因,其突变形式(尤其是内部串联重复突变,ITD)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非常常见。VANFLYTA通过与FLT3的三磷酸腺苷(ATP)结合位点结合,阻止其激活,从而抑制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减少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VANFLYTA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FLT3-ITD突变阳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方面显示出显著的疗效。研究表明,VANFLYTA与标准的阿糖胞苷和蒽环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总生存期。此外,VANFLYTA还可以作为巩固化疗后的维持单药治疗,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VANFLYTA于2023年7月20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与标准阿糖胞苷和蒽环类药物诱导及阿糖胞苷巩固治疗联用,并作为巩固化疗后的维持单药治疗。此外,VANFLYTA在日本也获得了卫生劳动福利部(MHLW)的批准,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FLT3抑制剂。
VANFLYTA的上市为FLT3突变阳性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显著改善了这些患者的预后。
VANFLYTA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这是一种心电图上的变化,可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在开始给药前和增量前应进行心电图检查,开始给药后也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此外,应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如钾、镁),必要时进行电解质校正。
VANFLYTA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和出血。常见的骨髓抑制表现包括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症。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液指标变化。如果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或出血,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
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谨慎使用VANFLYTA。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轻度和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可以考虑减量使用。
VANFLYTA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强CYP3A抑制剂和强CYP3A诱导剂。强CYP3A抑制剂(如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阿扎那韦、利托那韦、克拉霉素等)可显著升高VANFLYTA的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强CYP3A诱导剂(如利福平、利福喷丁、苯妥英、卡马西平、巴比妥、圣约翰草等)可显著降低VANFLYTA的血药浓度,影响疗效。在使用VANFLYTA期间,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合用,必要时可调整剂量。
VANFLYTA对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女性存在潜在风险。应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采取合理的避孕措施。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怀孕,应评估治疗的受益是否超过潜在风险。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谨慎使用VANFLYTA。
总的来说,VANFLYTA为FLT3突变阳性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上述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