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吡非尼酮(艾思瑞)是一种用于治疗轻、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药物。它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程,延缓疾病进展。本文将详细介绍吡非尼酮的用法用量及其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吡非尼酮的初始剂量为每次200mg,每日3次。为了减少副作用,建议在两周内逐渐增加剂量。具体步骤如下:
在增加剂量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耐受情况。如果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对日光或紫外线灯的皮肤反应、肝功能酶学指标的显著改变和体重减轻等现象,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减少用量或停止用药。在症状减轻后,可再逐步增加给药量,最好将维持用量调整在每次400mg(每日1200mg)以上。
空腹服用吡非尼酮时,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会明显升高,可能导致副作用增多。因此,建议患者在餐后服用。进食后,最大血浆浓度(Cmax)和AUC0-inf分别降低约49%和16%,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吡非尼酮主要通过CYP1A2代谢(70%-80%),其他CYP同工酶(包括CYP2C9、2C19、2D6和2E1)也有少量贡献。因此,使用强效CYP1A2抑制剂(如氟伏沙明、依诺沙星)时应特别谨慎,因为这会显著增加吡非尼酮的暴露量。在使用吡非尼酮治疗期间,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建议减少吡非尼酮的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肝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吡非尼酮可能会进一步损害肝功能。轻度或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重度肝病患者禁用。患者在使用吡非尼酮前及使用过程中均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肝功能异常。
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吡非尼酮时应谨慎。轻度、中度或重度肾受损患者应监测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考虑调整剂量或终止吡非尼酮的使用。需要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建议使用吡非尼酮。
吡非尼酮可导致严重的光敏反应,长期暴露在光线下有导致皮肤癌的可能。患者在使用吡非尼酮期间应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出现皮肤红斑、瘙痒或其他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吸烟可显著降低吡非尼酮的疗效。患者在使用吡非尼酮治疗前应停止吸烟,并在治疗期间避免吸烟。此外,吡非尼酮可能导致体重下降,患者在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体重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
吡非尼酮胶囊中含有乳糖成分,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该药时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如果血糖控制不稳定,应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
通过以上详细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介绍,患者可以更加安全和有效地使用吡非尼酮,从而更好地控制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情。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